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》中,针对当地楼市乱象,该报告便直接指出“不考虑其是否具有经营条件,几乎随便一个人都能注册一家房地产企业,一哄而上,许多人都‘卷’入这场浪潮中,从拿地到项目审批都很快,刚拿到地还没有办理预售许可证等手续就售房”。
有房产商向记者透露,依靠民间借贷的房企要想生存,一般得有两个前提条件:一是快速销售,回笼资金;二,每年房价上涨50%以上。
而自8月后,鄂尔多斯楼市成交迅速僵持,高周转策略无法运转,不少房企马上陷入现金流压力断裂风险中,从而导致不少项目自8月开始便相继停工。虽然有业内人士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解释,在鄂尔多斯,楼盘外部的施工期为每年的5月至10月,其余时间因气候原因,无法施工,但一般的室内工作仍可操作,然而记者看到,目前在鄂尔多斯,大量楼盘现场已空无一人,其中不乏因资金压力而陷入停工期的楼盘。
伴随停工的是民工的集体返乡,返乡的主要人群大致分为两类:一类为项目停工后直接催生的民工返乡队伍;另一类为房地产业冷冻后,鄂尔多斯的一些服务业生意大降,相关行业的外地服务人员,因生意难做和当地生活成本高昂,选择了离开鄂尔多斯。
11月29日上午10点左右,记者欲前往一个楼盘踩盘时,随手很容易便拦下了一辆出租车。上车后,司机笑着打趣,“现在打出租车很容易吧。要是在之前,鄂尔多斯的出租车是非常难打到的。”据其介绍,自8月房地产业全面冷冻后,伴随大量外地务工人员返乡,出租车生意下降了近半。“因为本地人基本都有车,打车的主要人群是当地的外地务工人员或到此出差的商务人士。”
虽然没有返乡人数的具体统计数据,但一位房产商透露,单就鄂尔多斯东胜区,目前已先后有数万外地人离开了鄂尔多斯。
知情人士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分析说,除了表面上可以看到的返乡潮和停工潮外,可以预测,未来有一个行业将在鄂尔多斯逆势崛起:讨债行业。目前多数民间借贷的放贷方对未来仍抱有幻想。一旦预期悲观化,放贷方就会催债,届时讨债需求会快速增加。
该人士同时预测,由于鄂尔多斯近400家房企的开发运营资本依靠高成本的民间借贷,市场成交再僵持3个月,楼市就可能面临崩盘风险。一旦崩盘,至少300家房企将处于死亡边缘。
托市论犹抱琵琶
不过,这位人士推测,鄂尔多斯政府不会放任楼市继续僵持,会积极设法托市。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在与鄂尔多斯当地一些市民的沟通中也发现,他们几乎都认为政府会在合适的时候托市。
近日有报道说,鄂尔多斯东胜区欲百亿救市。对于东胜区的百亿救市以及未来鄂尔多斯可能出台的整体托市猜测,鄂尔多斯市政府相关人士的回答有点“犹抱琵琶半遮面”之感。
开始时,面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抛过去的“托市论”,鄂尔多斯市政府相关人士大呼 “这是绝对不可能的,绝对没有的事”,并对此驳斥说,首先,目前中央在调控楼市,作为地方政府,不可能违反中央的地产调控政策;其次,鄂尔多斯楼市是市场化运作的市场,不要将 “地方政府”与“房地产”画上等号。
不过在记者近半个小时的连番追问之后,这位人士的口吻却来了个大转弯,透露“鄂尔多斯政府目前确实在调整楼市,以促进其健康发展”。具体到东胜区的“调整”计划,主要方式可能有三种:首先,政府充当中间人,游说当地银行系统加大向房企的放贷额,以缓解相关房企当前的现金流压力;其次,政府直接出钱回购一些商品房房源,以充作保障房使用;第三,鼓励房地产业的兼并重组,主要是大型房企兼并中小房企,盘活一些已僵持的地产项目。
这位人士特别强调说,“这么做的目的不是对抗中央政府的地产调控,而是拯救这个行业。”
但是对于政府可能的托市行动,市场上的各方却反应不一。
一位房产商认为,此举就是托市。但从积极的角度上讲就是稳市,在目前,鄂尔多斯政府出面稳定市场是对的。
然而在与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的交流中,当地一位学者则认为,鄂尔多斯政府在去泡沫化的背景下托市,从中长期来看,弊远大于利。